他们显然低估了江淼的可怕。

    倒不是转基因和杂交育种不能进行。

    而是江淼在仙豆大豆的蛋白基因之中,挑选了很多有特殊缺陷,但又没有表现出来的问题,这些隐性基因代表的缺陷,在杂交育种之中,很容易将其变成显性基因,到时候缺陷会非常多。

    如果对方采用转基因技术,那他也有办法应对。

    因为缺陷隐性基因主要集中在大豆蛋白质上,一般情况下,插入抗真菌的转基因片段,也需要插入到蛋白质那一部分的基因群之中。

    只要他们插入转基因片段,就会破坏原基因群的构架,从而导致一部分隐藏的基因开始出问题,比如会出现大豆蛋白含量迅速下降、光合作用效率下降、无法结荚、无法开花、根块无法发育之类的情况。

    当初江淼就是故意挑选,有隐性缺陷的品种,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有人采用仙豆大豆作为母本,培育二代仙豆大豆。

    如果欧美的农业公司愿意持续研究十几年,不断采用转基因和基因编辑技术,说不定可以改造出一些勉强可用的品种。

    就不知道他们抗不扛得住接下来的时代浪潮。

    毕竟现在欧美地区的气候突变越发剧烈,极端天气频发,普通农作物很难扛得住这种突变的气候。

    仙豆大豆在国内种植面积之所以飞块增长,一方面是仙豆大豆的优异表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应对气候危机。

    虽然现在东亚的气候变化,没有北美和欧洲那么剧烈,但不代表未来也可以一帆风顺。

    毕竟东亚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小冰期事件,就造成过严重的后果。

    比如最近的明末小冰期事件,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持续十几年的干旱,长江封冻也时不时出现,加上东南沿海的洪涝、台风灾害,基本就没有多少地方是没有遇到天灾的。

    因此国内观察到北美和欧洲的气候突变之后,也觉得不能掉以轻心,开始加大力度推动仙豆大豆、仙丝大豆等农产品的种植。

    毕竟仙豆大豆可以不浇水,小麦和水稻如果没有水,那基本就是颗粒无收的节奏。

    如果真的遇到连续几年的大面积干旱和大降温,那仙豆这种可粮可油可饲的农作物,至少可以维持国内的粮食供应,不至于需要向外寻求进口。

    作为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如果全球真的遇到万年一遇的气候灾难,完全可以通过不进口粮食,从而压制全球粮食价格的飙升。

    虽然欧美的农业公司向来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