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被他全权抛之脑后,此刻的他,只愿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

    有时,李承乾会躺在院子里的竹椅上,望着头顶那片湛蓝如洗的天空,思绪飘远。

    他不止一次地想,要是能一直这样,在这世外桃源般的村庄里度过余生,直至终老,那该多好啊。

    没有朝堂上的明争暗斗,没有臣子们的阿谀奉承,只有这平淡如水却又无比珍贵的生活。

    时光悄然流转,不知不觉间,乾武十七年的秋末已至。

    瑟瑟秋风带着丝丝寒意,吹过村庄的每一个角落。

    李承乾收到了三封信,打破了这份短暂的宁静。

    第一封信是秦如召寄来的。

    信中,秦如召详细的汇报了自己的行程,说他已经顺利抵达北京。

    字里行间,李承乾看到了秦如召忙碌奔波的身影。

    秦如召还提到,等手头的事情一办完,便即刻赶来与他汇合。

    李承乾看完,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第二封信来自李勣。李勣的字迹略显颤抖,不难看出他身体的虚弱。

    信中,李勣语气沉重地说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恐怕时日无多。

    即便如此,他心里依然牵挂着朝廷。

    在生命的尽头,他心心念念的还是要向陛下推荐一个人——吴天岩,那个当初在剿寇行动中崭露头角的年轻人。

    李承乾读完,心中满是感慨与酸涩。

    李勣一生为朝廷鞠躬尽瘁,到了这般境地,还在为朝廷的未来着想,实在令人敬佩。

    第三封信是他的儿子李璟祐写来的。

    李璟祐在信中言辞恳切,说自己属意于李敬宗的女儿李明媚,希望父皇能够出面赐婚。李承乾拿着这封信,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对于李敬玄,李承乾再清楚不过。

    李敬玄一身正气,刚正不阿,是个不折不扣的硬骨头。在李承乾心中,这样的人担任吏部尚书一职,那是再合适不过。

    可对于李敬玄的女儿李明媚,李承乾却知之甚少。

    李承乾反复研读李璟祐的来信,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儿子在信中言辞闪烁、含糊其辞,最主要的目的恐怕就是想通过娶李敬玄的女儿,来获取更多权力。

    李承乾实在不明白,自己为了培养儿子,耗费了无数心血,能做的都已经做了,为何儿子还是如此执着于权力。

    李承乾深知,儿子还太年轻,很多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