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之前,面对挚爱之人,他所有的坚强瞬间崩塌,泪水不由自主的夺眶而出。

    苏芷一定能理解他的。

    这天下人,哪怕所有人都偏袒他的儿子,苏芷也绝不会。

    若是苏芷还在世,祐儿又怎会变得如今这般模样。

    苏芷那般聪慧善良,她定能将祐儿教导成才,让他走上正途。

    李承乾闭上双眼。

    “灵犀儿,朕,好委屈啊!”

    他在心底无声地呐喊着。

    周围谁也不敢贸然上前打扰。

    许久之后,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缓缓睁开双眼,眼中的悲痛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坚定的神色。

    “走吧。”

    他的声音低沉无比,仿佛在这一刻做出了某个重大的决定。

    在旁人眼中,陛下只是静静地在乾陵站了半个时辰,然后便平静地转身返回。

    但自幼就跟随李承乾的张显怀却敏锐的察觉到,陛下似乎卸下了压在心头许久的重担,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回到长安后,除了胡不归,无人知晓李承乾秘密召见了齐先生和吝大福。

    两仪殿内,烛火摇曳,将三人的身影拉得长长的。

    已经一年没有熬夜的李承乾,今晚却精神矍铄,与这两位相识多年的老友畅谈了整整一夜。

    他们时而低声细语,时而开怀大笑,回忆着峥嵘岁月。

    时光悄然流转,乾武十七年夏末,一件足以震动整个朝野的大事发生了。

    齐先生,这位自陛下登基以来,便始终忠心耿耿追随在侧,在朝堂上历经无数风雨、屹立十七年不倒的肱股之臣,竟然递交了辞呈,选择辞官归隐。

    消息一经传出,满朝文武皆为之震惊,一时间,朝堂内外议论纷纷,众人皆猜测其中缘由。

    然而,李承乾面对齐先生的辞官请求,没有说一句挽留的话,只是面带微笑,那笑容里似乎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深意。

    到了乾武十七年秋,年仅二十五岁的王文宛如一颗耀眼的新星,在朝堂之上横空出世。

    王文出身农村,带着一身质朴踏入官场。他凭借着自身卓越的才华、仅仅用了三年时间,便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成功走进了普通官员穷尽一生都难以企及的军机处。

    一时间,朝堂上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个年轻的身影上。

    当年的齐先生,同样是在二十五岁的年纪登临太师之位,如今齐先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