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整理装备、组织教育,将整个基地推向了欣欣向荣的方向。

    随后,在某一天,有人提出了开启地下核工事的建议。

    而从这一天开始,这份宝贵的记录,也终于得以保存。

    从2046年12月31日,一直到2047年2月,记录平淡如水。

    驻守在这里的、名叫王赫的幸存者每天例行向帝都基地报告核武器的储存状况,以及他的工作日程。

    陈剑看到,他偶尔也会向基地内的其他人抱怨。

    他觉得这里的工作实在是太无聊了,他觉得其实根本就没有必要维持一座那么大的核武库。

    因为地球上的人都快死光了,能让他们动用核武器的敌人根本就不存在了。

    他想要干脆把核武库彻底封存,但帝都基地里组织的决策却很简单。

    当前情况未明,核武器这东西或许永远用不上,但一定要保证“能用”的状态。

    于是,他也只能按捺下心里的躁动留了下来。

    不过好在,他的岗位并不是固定的。

    2月6号,他跟基地里的所有人一起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新年。

    随后在3月,他被编入了基地里的侦察小队,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外出探索。

    再次回到核工事里时,他的心情似乎放松了下来,聊天时的状态也好了许多。

    “帝都附近都找不到活人了无线电的回应也越来越少。”

    “太可惜了.前天我们赶到保定时候,那里的一个幸存者正好.”

    “哎,总之他没扛住。”

    “感染引发的高热,我们过去的时候已经晚了。”

    “不过还好,其他人接回来了。”

    “现在咱们有340人了,你说,以后努努力,我们能不能把全国的人都聚集在帝都?”

    他跟帝都基地那头的通讯员闲聊着营地的状况,而从他们口中,陈剑看到的是一个正在不断壮大的幸存者基地。

    第一座炼钢厂顺利启用,第一片农田完成了播种,人工湖被开发成鱼塘,有人建议搞桑基鱼塘的循环经济,却又发现北方根本种不了桑叶。

    这些并不那么专业的幸存者们在很多时候就像是一群“乌合之众”,但他们却充满了活力和斗志。

    被找到的幸存者越来越多,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帝都基地的规模便扩展到了500人以上。

    而这时候,良性循环已经开启。

    食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