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的时候大堂那已经拖出放了很久的大磨盘。全石头打造也不知道传了多少年,可以说得上是宝贝也不为过。

    白色的磨盘。依旧看不出有老化的痕迹。磨盘清洗过,上下两层都可以坼开。用的时候上面的圆形磨盘叠回去就可以。小壶嘴下面放着木桶。

    老爸拎着一大桶的黄豆过来。昨天还饱满的黄豆现在都退出一层薄衣,这就是泡软的标志。磨豆腐还得要加上一个丁字型的器具。而且磨的地方要放在大堂,大堂的房梁是磨豆腐少不了的工具。将丁字形一横那头的草绳子甩过大梁,就能开始磨。

    张牛磨豆腐不行只能在旁边用水勺勺豆子,每次勺点倒进磨盘的小洞,两个磨盘的夹缝就能磨出白色的豆液,滴嗒滴嗒流进木桶里。放黄豆也要有方法,每次只能倒半勺,而且都要在磨得差不多的时候倒。要不都会卡在夹缝那。磨的一方就要花上更多的时间。

    外边磨好一桶豆液就会拿进厨房,烧开大锅将豆液倒进去。柴火烧的旺,烧开的豆液就成豆浆。小妹很早就拿着大碗在那等待。豆浆翻滚后。用铁勺勺出几碗。放在桌上。刚开的豆浆比外边的味道要正。外面都会掺上不少的清水。

    刚热的豆浆张牛刷刷就喝掉一碗。肚子一下就饱饱的。老妈拿出洗干净的豆腐兜。将豆浆都往网里装,这是去豆腐渣很重要的一步。渣去多去少做出来的豆腐细嫩问题。这是细手活。一大桶的黄豆都已经磨好,爷俩个将磨盘坼拿到外清洗。

    张牛拿着磨盘回来的时候豆腐已经做好。装在圆形的豆腐盆里上面还盖着纱布,还看见热气冒出来。

    “骑车送到镇上去吧!”老妈说道。

    “知道了。”

    走到前院的老爸已经把整个豆腐盆放在车上。“路上别骑太快。省的把豆腐颠散了。”后面传来老爸的声音。不用说张牛也清楚土路是不能骑的太快。

    路上可以看见下田的村民在清理过冻时候冻坏的大白菜,还能见到用草绳包着的包心菜。看样子还鲜嫩的很。

    上坡的时候可苦了张牛,拖着上去。累的气喘呼呼。到镇上的吐露也就这个地方难骑。别的土路都还不可以。

    骑着车晃悠的张牛看到前方一辆黑色轿车从旁边驶过。在过去的一闪那。张牛瞧见里面似乎有个人望向他,不过车速太快张牛没看清,望着他们远去的方向。估计是到那荒上那去了。

    瞧着车远去,张牛重新骑上车往镇上去。

    到镇上来到小巷里的一间小店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