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福院士,坐在了演播室的沙发上。

    几句开场白的寒暄之后,坐在王院士对面的主持人,很快抛出了一个几乎所有人都在关注的问题。

    “您觉得陆教授突然的‘复活’,会给学术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面对主持人的问题,王德福院士的反应倒还算理智,和蔼地笑了笑说。

    “你倒是给我出了个难题,怎样的影响……很难说啊。”

    主持人:“是不方便说还是不好判断?”

    王德福院士想了想,说道。

    “两方面都有吧。”

    “事实上,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类似的讨论在很久以前就在LSPM论坛上发生过,只不过被讨论的对象并不是陆舟,而是另一位历史上的学者。假如青壮年时期——也就是三十多岁的爱因斯坦穿越到现在,会给当今的学术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主持人感兴趣的问道:“那您还记得您当时的回答吗?”

    “记得倒是记得,”王德福院士笑了笑说,“如果我没记错,我当时的答案是这样的。”

    “普通人看待历史问题普遍会产生一种自觉而生的优越感,这个人降智,那个人是白痴,许多显而易见的问题为何会浪费那么多宝贵的人生。”

    “这种思想其实在影视文化题材作品上是有体现的,比如经久不衰的穿越题材——假设一个现代人穿越回100年前,几乎不会有人怀疑,他能够凭借着高瞻远瞩的眼光和领先一个世纪的信息,在那个年代混的风生水起。”

    主持人笑着说:“穿越回100年前吗?如果是我肯定接受不了,据说那个时代连城市云系统都没有,也没有智能穿戴设备和全息技术。”

    “有还是有的,只是没现在这么方便了……不过这个问题再说下去就要跑题了,”王德福院士笑了笑,将话题带回到了正轨上,用温和的语气继续说道,“其实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会产生这种优越感是正常的。”

    “直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的发展虽然在小的尺度上存在回调,但在大的方向上都是向前的。如果一个时代连它该有的优越感都没有,那它一定是失败的。而我们在这100年来也并非是原地踏步,无论是科技经济文化还是教育,亦或者在消除贫困当社会议题方面取得的进展,100年前能想象到的乌托邦也不过如此。”

    “然而就像我所说的那样,这个问题应该客观的看待。”

    “虽然现在绝大多数从事理论物理方向研究的PHD,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