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虽然老好人一个,但也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他一生气,就摔东西,这也是被刘太后逼出来了,从小到大,能让赵祯生气的事情,除了刘太后敢做,其他人谁敢啊!偏偏他又不能对刘太后怎么样,所以唯一的发泄手段,就是摔东西,结果就摔出瘾来了,这不,现在就摔奏折了。
赵祯摔完奏折,看到百官中低头无言的陈希亮,气就不打一处来,这陈希亮杀了海印,算是大功一件,但事后居然咬着太平兴国寺的武僧造反一事大做文章,说什么天下僧尼多达四十六万,其中强壮武僧不下二十万,再加上僧尼不纳税丁,又zhan有大片土地,要求裁减僧尼人数,而且一裁就是三十万,这不是要大宋彻底的乱起来吗!大宋信佛之人数千万,一句裁减僧尼这么简单的话,就可以裁减僧尼吗!看来这陈希亮,虽然耿直坚毅,却不通事理,需要下方地方历练一阵啊!赵祯心中已经开始打算将陈希亮贬到下面锻炼了。
赵祯心中想着心事,整个皇仪殿居然没有任何声音,没有一个臣子出言说话,看到这种情况,赵祯气又上来了,大声的说道:“平时一个个都眼高于顶,现在出事了,却没有一个人能够替朕分忧,要你们这些大臣有什么用?”
赵祯这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话,激出了殿中一位侍御使,也正是这位侍御使,引出了远在成都府眉山县的赵磊。
“启禀官家!臣举荐一位名医,定能医治好太后的重疾!”一位三旬左右的年青侍御使,这时出列朗声说道。
赵祯大喜看去,竟然是汴京城有名的美男子之一,真宗宰相王旦之子,王素王仲仪。
王素是天圣二年的进士,被御使中丞孔道辅看重,举荐成为侍御使,今年刚刚来到汴京,和陈希亮一样,还属于朝廷新人。
王素今年三十二岁,长的温文儒雅,风度翩翩,年青时曾有“汴京宋玉”的美称,要知道古代字中的仲字,可是美男子的意思,整个汴京能给冠上仲字的官员,不过才三五人而已。
“原来是王御使!不知王御使举荐何人可诊治太后之疾啊!”赵祯心急的问道。
“成都府峨眉山田岩道长,他在整个成都府,都是首屈一指的神医,被眉山人称为老神仙,只要能请到田岩道长,太后之疾,肯定手到病除!”英俊的王素,自信而坚定的朗声说道。
田岩道长的事迹,赵祯也听说过,而且田岩还是他亲封的道官,知道田岩医术的厉害,只是这些天一时事忙,竟然没有想起来,这时被王素提起,立即下旨召唤田岩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