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冗长,行李又多,再加上从元洲城经过的时候刚好萧昀派过去与南梁方面交涉的礼部官员也在元洲城,他又停了几日,听了听那边的具体情况……
这样等回到胤京,已经又是一月之后了。
这么零零总总,从他离京之日算起,这走了已经有小两个月了。
京城这边,收到萧樾从皇都发来的奏章之后萧昀就将南梁方面的消息放了出来,得知南梁搞事情的老皇帝已经驾崩,并且新登基的小皇帝还是那位在胤京住了三年多又有意和本朝交好的皇太孙,这边无论是朝臣和百姓都跟着松了口气,所以京城里因为边境战事而松动扰乱的民心也已经平复了下来。
彼时郑家父子已经风光大葬,入土为安了。
郑修的后事办完之后,萧昀就降旨封了一个义勇伯的爵位给郑家,算是对郑家的补偿和安抚。
只不过——
为了不引起纷争,他没有明着以犒劳郑修的名义赏赐,毕竟郑秉桓那一房也留了男丁下来,爵位只能赏赐一个,临安怎么说都是他皇姐,他不可能向着外人……
爵位也没有直接给郑秉文,反而说是赏给临安公主的子嗣的,等临安公主将来生下了男丁,就可以承爵,世袭三代。
“王妃,其实陛下这就是对郑修的死过意不去,赏赐给他们郑家的护身符吧?”青瓷对这些事很感兴趣,得了消息就跟武昙叨叨,“既是如此,就该直接追封了郑修将军,然后顺理成章的就该是郑家大房的嫡孙袭爵了。现在这样……毕竟临安公主暂时还没有子嗣呢,膝下只有一女,陛下就刻意的绕开了郑家大房去,这样偏心的太明显了,就不怕反而弄巧成拙,引得郑家内斗和郑家大房的不满吗?”
武昙之前一直以为萧樾在元洲城,是之前听说他从南梁叫人紧急送了奏折给萧昀才知道他居然早就去了南梁,还和梁晋一起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虽然危机已经平稳的度过了,武昙也忍不住的气闷。
所以,这几天精神都打不起来,连娘家也不怎么回了。
青瓷说这些,倒也算是她感兴趣的,一边趴在案上翻账本一边无精打采的随口解释:“萧昀很器重郑修,也惜才,这一点是真的,他也确实是有提携和补偿郑家人的意思,但是吧……赐封爵位是何等殊荣,也不是说想给就给的。郑修是战死沙场的不错,可我朝建国以来,战死沙场的将领有多少?没上百也有几十了吧,这其中能得朝廷封赏爵位的有几个?萧昀偏爱郑家人是真,但同时也得有临安这个长公
这样等回到胤京,已经又是一月之后了。
这么零零总总,从他离京之日算起,这走了已经有小两个月了。
京城这边,收到萧樾从皇都发来的奏章之后萧昀就将南梁方面的消息放了出来,得知南梁搞事情的老皇帝已经驾崩,并且新登基的小皇帝还是那位在胤京住了三年多又有意和本朝交好的皇太孙,这边无论是朝臣和百姓都跟着松了口气,所以京城里因为边境战事而松动扰乱的民心也已经平复了下来。
彼时郑家父子已经风光大葬,入土为安了。
郑修的后事办完之后,萧昀就降旨封了一个义勇伯的爵位给郑家,算是对郑家的补偿和安抚。
只不过——
为了不引起纷争,他没有明着以犒劳郑修的名义赏赐,毕竟郑秉桓那一房也留了男丁下来,爵位只能赏赐一个,临安怎么说都是他皇姐,他不可能向着外人……
爵位也没有直接给郑秉文,反而说是赏给临安公主的子嗣的,等临安公主将来生下了男丁,就可以承爵,世袭三代。
“王妃,其实陛下这就是对郑修的死过意不去,赏赐给他们郑家的护身符吧?”青瓷对这些事很感兴趣,得了消息就跟武昙叨叨,“既是如此,就该直接追封了郑修将军,然后顺理成章的就该是郑家大房的嫡孙袭爵了。现在这样……毕竟临安公主暂时还没有子嗣呢,膝下只有一女,陛下就刻意的绕开了郑家大房去,这样偏心的太明显了,就不怕反而弄巧成拙,引得郑家内斗和郑家大房的不满吗?”
武昙之前一直以为萧樾在元洲城,是之前听说他从南梁叫人紧急送了奏折给萧昀才知道他居然早就去了南梁,还和梁晋一起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虽然危机已经平稳的度过了,武昙也忍不住的气闷。
所以,这几天精神都打不起来,连娘家也不怎么回了。
青瓷说这些,倒也算是她感兴趣的,一边趴在案上翻账本一边无精打采的随口解释:“萧昀很器重郑修,也惜才,这一点是真的,他也确实是有提携和补偿郑家人的意思,但是吧……赐封爵位是何等殊荣,也不是说想给就给的。郑修是战死沙场的不错,可我朝建国以来,战死沙场的将领有多少?没上百也有几十了吧,这其中能得朝廷封赏爵位的有几个?萧昀偏爱郑家人是真,但同时也得有临安这个长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