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无语,气苦的皱起了眉头。

    左思右想,大约是她心急失算了,没有摸清人家的底细。

    这世上确实多的是借机会往上爬之人,但也有自命清高的傻瓜,固执的家伙。

    如今弄巧成拙,把关系彻底弄僵了,现在只希望他真是秉公执法之人。

    ……

    山崎让杨军师召集城中账房先生,三班倒的登记户籍。

    他则清点汾城现有的田亩数,主要是原先的官田、商田、富农田,还有之前乱开垦的私田。

    商田只准多出千亩,多的没收。

    富农田只准多出百亩,再多的,要么转商田,要么充公。

    私田按户籍来,多出部分付钱买,可以先欠着。

    ……

    汾城依山傍水,修了护城河。

    城西北是山,其余是树林,千百年来逐渐开发,有了几万顷的平地,几百万亩的田地。

    不过如今晋国国力衰退,人丁衰减,田亩也大减了。

    汾城这边被封给栾家,栾家是重新掌权,抓住机会饿吼吼的大肆吞并,视汾城官田为家田。

    也只有范、耿等几家的汾城分支旁系够保住田亩,只是他们也经过起伏,田亩不算多。

    其他缺乏背景的商农就更别说了,不说政令欺压,单说缺乏劳力,便保不住田亩数。

    现在有官田约一百五十万亩,各种私田约九十八万亩,其中过半是刚开垦的。

    ……

    不论贫富,世家大族或升斗小民,有利可图,便忍不住大户拆小户。

    山崎就是要他们拆,拆了便有小家,世家大族的势力就拧不到一起,可以分而化之。

    最后登记出32万多户,其中超过10万户只有一个人。

    而不算家奴,最大户人数是29个,一男十女,十八个未成年的孩子。

    他这个家族总共分出去了61户,不能不说人丁兴旺。

    对此山崎也认了,反正有开垦的地方,爱干嘛干嘛。

    总共需要分出约340万亩,没这么多田分,画地为田,自行开垦。

    实际上,一个人累死累活也不过伺候十亩地,若是在没有灵气的凡界,一个人能种好五亩地的就是强壮了。

    ……

    大家冲上街头巷尾抢购农具,结果发现匠人少了一大堆,想拿货得排队。

    于是农具价格飙升,匠人个个都发了。

    大家这才缓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