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人:刺钰
h,ttp://foru.qiaailne.aspx?thread=1,4,5,2,8,3,5,2,8
h,ttp://foru.qiaailne.aspx?thread=1,4,5,2,5,7,5,4,1
这俩是疯无牙同学的原帖。我就直接说说自己的看法吧。交流交流~莫喷~
话说之前那贴没标点,麻烦管理员删了吧,真是惭愧……第一次发……鞠躬……
第一,疯无牙同鞋这有些制度无敌论。
支撑一个国家的三个支柱分别为,经济,军事,文化。你可以通过经济征服(经济危机),军事征服(武力打击),文化征服(互相融合),来达到征服他国的目的。而政治制度,仅仅是一个上层建筑,它是三支柱的一面镜子,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整体轮廓。
说白点,就是经济,军事,文化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而国家的政治制度却无法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军事和文化。
第二,可以看得出来,疯无牙同鞋的理念是仁者无敌,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疯无牙同鞋的观点也并不是只抓制度,其他都不要,比如疯无牙同鞋就提出了杨浩利用穿越的优势改革制度,发展科技,来达到相同的目的。
但很可惜,这对于杨浩并不现实。
仁者无敌,说的是仁者无人可敌,但并不代表仁者无人为敌。否则我国也不会被在上世纪为他国侵略。再往远了说,文景之治如何?北国依旧有匈奴。当然孟子的本意是施仁政者没有敌人,可是这未免太过理想化。
一个人再仁,一个制度再仁,它也是有限的。杨浩仁的对象只能是大宋子民。萧绰呢?当然就是大辽,但一旦出了这个范围,大仁便不复存在,只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了。
至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则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必须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依靠,让别人觉得,跟你打完全没有胜算,或者胜算极低。可现在的大辽会这么认为吗?手握燕云十六州,麾下是战神耶律休哥,再有数十万精兵悍将,不战而屈?滑天下之大稽。
况且,以萧绰的果敢坚毅,让她只因一时失势,便在和谈中放弃燕云这么一块战略要地,而将自己的国家置于大宋的矛尖下?这还是那个宁愿杀了杨浩而让自己终生痛苦,也不愿牺牲国民来成全她儿女之情的萧绰吗?除非她是慈禧太后。
再者,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精髓,不在于不战,而在于不战
h,ttp://foru.qiaailne.aspx?thread=1,4,5,2,8,3,5,2,8
h,ttp://foru.qiaailne.aspx?thread=1,4,5,2,5,7,5,4,1
这俩是疯无牙同学的原帖。我就直接说说自己的看法吧。交流交流~莫喷~
话说之前那贴没标点,麻烦管理员删了吧,真是惭愧……第一次发……鞠躬……
第一,疯无牙同鞋这有些制度无敌论。
支撑一个国家的三个支柱分别为,经济,军事,文化。你可以通过经济征服(经济危机),军事征服(武力打击),文化征服(互相融合),来达到征服他国的目的。而政治制度,仅仅是一个上层建筑,它是三支柱的一面镜子,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整体轮廓。
说白点,就是经济,军事,文化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而国家的政治制度却无法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军事和文化。
第二,可以看得出来,疯无牙同鞋的理念是仁者无敌,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疯无牙同鞋的观点也并不是只抓制度,其他都不要,比如疯无牙同鞋就提出了杨浩利用穿越的优势改革制度,发展科技,来达到相同的目的。
但很可惜,这对于杨浩并不现实。
仁者无敌,说的是仁者无人可敌,但并不代表仁者无人为敌。否则我国也不会被在上世纪为他国侵略。再往远了说,文景之治如何?北国依旧有匈奴。当然孟子的本意是施仁政者没有敌人,可是这未免太过理想化。
一个人再仁,一个制度再仁,它也是有限的。杨浩仁的对象只能是大宋子民。萧绰呢?当然就是大辽,但一旦出了这个范围,大仁便不复存在,只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了。
至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则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必须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依靠,让别人觉得,跟你打完全没有胜算,或者胜算极低。可现在的大辽会这么认为吗?手握燕云十六州,麾下是战神耶律休哥,再有数十万精兵悍将,不战而屈?滑天下之大稽。
况且,以萧绰的果敢坚毅,让她只因一时失势,便在和谈中放弃燕云这么一块战略要地,而将自己的国家置于大宋的矛尖下?这还是那个宁愿杀了杨浩而让自己终生痛苦,也不愿牺牲国民来成全她儿女之情的萧绰吗?除非她是慈禧太后。
再者,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精髓,不在于不战,而在于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