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新唐遗玉 >
    
自己的声名。

    其实遗玉在高阳生辰宴上,在魏王的中秋夜宴上,都曾经大放异彩过。但前者让魏王被刺事件夺去众人注意,只有一名姓方的典学将其重视起来,并告知了自己的恩师,虽然让她进到国子监念书,却没有在名声上显露出来。

    中秋夜宴上她讲的那个寓意甚多的官兵和强盗的故事,让李世民都为之拍手叫好,加上她年纪小的噱头,若是放在平时,绝对一夜成名。

    但是,她为了给卢智拖延时间,将已经被皇上亲自挂在头上的光环,一层层又加到了卢智的身上,最后卢智一将那警圣十谏言说出口,在震惊满席之余,她的存在感便被弱化,事后人们谈论的也都是卢智被皇上独自带里宴席,再没回来的事情,而不是有个小姑娘,讲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的事情。

    说来可笑,遗玉曾经拥有过两次一夜成名的机会,且一次比一次机遇更大,只要她抓住任何一次,在这长安城、在这国子监都有了绝对的立足资本,但她偏偏错了过去,乃至现在查博士的话一出口,几乎所有人的苗头便对准了她。

    为什么?不服气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因为名声获得的另一个途径,同名人比试,若夸赞的是文采。那就比诗词歌赋,若夸赞的是品行,那便比琴棋仪态,若夸赞的是谋略,那就比议策论,等等。

    遗玉算不得名人,但她是被查博士亲口夸赞的人,查博士官衔不高,却绝对长安城中排的上号的德高望重的文士。

    眼下的情况是,谁若能在文采上压的遗玉一头,那便相当于直接摘了查博士戴在她头上的名声,戴到自己头上。

    因此,尽管很多人都清楚,查博士不会无缘无故赞扬一个毫无本事的人,但因他一开始就将遗玉抬的过高,这种高度,难免让人心生怀疑,在名声的诱惑下,这种怀疑不断放大,变成了不信。

    ***

    卢智将一路思索的遗玉送到书学院门口,伸手在她头上轻拍了一下,柔声道:“别乱想了,这事对你来说。好多过坏。”

    遗玉从他手中接过书袋,撇撇嘴,满脸怀疑地看着他,“大哥,你还有什么要交待我的没?”

    卢智耸耸肩膀,俯身凑到她耳边低语了一阵后,含笑转身离开,遗玉满脸古怪地盯着他的背影看了一会儿,方才挎上书袋朝教舍走去。

    她刚进教舍,就发现气氛不对,屋里一半的学生已经坐在各自座位上。第一排矮案前的空地上,立着一个她从未见过的少年,穿着四门学院的白色常服,在她进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