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周宋 >
    
军功章,本书能继续前进,全靠大家的推动。

    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给予和尚我无穷的写作动力。

    正是大家的鼓励、支持与关爱,本书终于突破了百万大关。

    这是在开始写书时感觉很遥远的事情,目标遥不可及。

    真没想到,百万大关说突破便突破了,眼下写起来,再无涩滞。

    和尚开玩笑说,人家百万封神,我这恰是才开始。

    下部,相对上部,会更精彩一些。

    因为上部,虽然秦越、甲寅双主,但和尚真正想写的,却是那位五代第一明君郭荣。

    所有主线,都围绕着他的丰功伟绩在展开。

    除了征蜀。

    其实征蜀大计,征淮后就展开了,历史上向训便坐镇襄阳任水陆转运使,为征蜀做准备,结果被一狂妄无知之徒坏了大计。

    历史常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但以和尚看来,宋祖与他比,差远了,而郭荣虽以唐太宗为榜样,但在胸襟上却要强上许多,唐太宗杀兄灭弟,而郭荣却能让御座的最有力竞争者李重进与张永德分掌殿前司与侍卫司,自己还能安心入眠……

    这是位心胸坦荡,真正心怀百姓的君王。

    或许是他从小就要为生计打拼的缘故,他在民生方面,劝农、兴商、治河,施行的全是实打实的惠民政策。

    而在吏治方面,严惩贪污,兼又精简官员,去职减俸,渐收节度之权,这在当时是十分有成效的,但因为他的铁面无私,也因为他的英年早逝,为亡国埋下了伏笔,宋九重能兵不血刃登基,这些方镇节帅,朝中大臣的态度也是极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宋九重立誓,天下与士大夫共治之,不是没有原由的。

    后世对郭荣的褒贬,贬之所在,无非是严刑峻法,毁寺灭佛,但其实,严刑所杀官员不超二十人,灭佛更不能用灭字,准确的说是整顿佛寺,毕竟“念得经文一百纸,或读得经文五百纸,便可录籍为僧”。

    而且“诸道府州县镇村坊,应有敕额寺院,一切仍旧,其无敕额者,并仰停废,天下诸县城郭内,若无敕额寺院,选功德屋宇最多者,或寺院僧尼各留一所……”如此宽容,哪来“灭”之说。

    此乃欲加之罪,有心人推动而已,最后推到将其改姓柴为止。

    好在,历史虽是胜利者所书,但老百姓们却懂的感恩。

    有宋一朝,财神爷姓柴,名荣。百姓时时祭拜。

    如后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