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啦!”

    “这段小鼓solo有点强啊!”

    “这叫板鼓,又叫做单皮、班鼓!”

    ……

    当然,歌曲风格虽然变了,但是选手们一开口演唱,还是:

    “多冷啊,我在东北玩泥巴,虽然东北不大,我在大连没有家~~~啊~”

    只不过没了咖喱味,倒是多了些东北汉子的豪爽。

    很多外国观众也被惊艳到了:

    “哦买噶!太疯狂了!”

    “我喜欢这首歌,太棒了!”

    “那个鼓好带感啊!”

    ……

    现场观众已经忍不住跟着节奏挥动自己的双手了,现场气氛非常好。

    随着第一首歌唱完,第二支小队也登场了。

    同样是鼓乐伴奏,第二支小队用的则是更大的堂鼓,也就是华国常见的很有代表性的牛皮红鼓,又叫战鼓。

    大鼓音色浑厚,非常的震撼。

    有种沙场点兵的感觉!

    但这首歌的原曲,是毛里求斯的原始非洲风格音乐啊!

    给人的感觉就好像一群抓着长矛在撒开脚丫子奔跑的非洲兄弟跑着跑着忽然身上的装备开始进化,披上了铠甲,长矛换上了马槊,还骑上了斑马。

    然后,旋律渐渐舒缓了下来,就好像一队骑兵长途奔袭之后渐渐慢了下来,行走在落日海边。

    有种华国人独有的英雄烂漫。

    “好强!”

    “这队好像更厉害一点啊!”

    “完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选了,没想到他们能改编成这样!”

    “长见识了,国风音乐真的可以兼容万物吗?”

    “太帅了吧!”

    在弹幕的惊呼中,结束演出的两支队伍站到了舞台上,开始向大众评委拉票。

    然后是评审团点评,两只小队讲述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一些故事以及改编的创意来源,最后评审团投票,累加起来就是他们的最终票数。

    最终票数果然还是第二组更胜一筹。

    东北玩泥巴虽然输了,但是却获得了233站不少沙雕观众的青睐,在节目结束之后,开始有各种东北玩泥巴的音乐出来了。

    鬼畜区,大丰收!

    前半集只比拼了一轮,剩下的三轮都在后半集里面,精彩程度自然是不输给第一轮的两队的。

    JP国音乐的小调改大调;

    高卢国的歌剧改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