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才想起正事。

    “易弟,怎样才能决吐蕃之事?”他问。

    这话他连宰相都不想问,已经问过太多了,但没用。

    事实上李隆基没想错。

    吐蕃伴随着唐朝一路走下去,大唐就是奈何不了吐蕃,偶尔几丈打胜了也没用。

    “三哥想为朝廷分忧?”李易第一个考虑到的是皇亲国戚要表现。

    “想。”李隆基很诚实,不但为朝廷,也为我自己。

    “要有一支真正能打的军队,你们要是能接触上,就劝陛下,用最快的速度把彍骑组建出来,尤其是羽林飞骑。”

    李易跟李隆基说过。

    李隆基没忘,跟着问:“从世家子弟中选,还是由折冲府中选人?”

    “折冲府,折冲府本有许多兵,战时披甲,无战耕种,缺点是不识字,要选不是家中只有一个孩子的人家。”

    李易提出来从地方挑兵,世家不行,最后军队该被世家给掌握了。

    如今是家国天下,世家子弟心中想的是家族。

    “然后呢?”李隆基决定一次问个清楚。

    “然后给钱,给出了新兵的家中钱,给很多钱,如战死了,给抚恤,免除家中至少十年租庸调,那个调啊,还是应该照我说的来,去掉,然后收商税雇佣。”

    李易强调他说的话。

    “嗯!”李隆基表示你继续。

    “士兵受伤,给安排工作,也不收租和庸。新兵的伙食要好,所有兵器和马,由陛下自己花钱。”

    李易比划着,现在的皇帝李隆基需要一支属于他自己的最强军队。

    一听要拿出来自己的私房钱,李隆基忧郁了,他还是喜欢用朝廷的钱。

    “易弟,需多少人?多少钱?”李隆基小心地问。

    “五万,把其他府兵没有用的,还要当逃兵的解除折冲府,让他们种地去,交租子养新兵。”

    李易之后如果不改变,以后大量的兵员逃走,还有更多的隐户出现。

    “五万够么?”李成器眉头蹙起来。

    李易知道历史上的彍骑十二万,结果养不好,又废了。

    既然让他出主意,他自然要考虑好钱的事情。

    于是说:“多了养不起,彍骑要一人三骑,十五万匹马。还是先来一万人试试,不然陛下没钱。”

    李隆基上火了,一万人,一人三骑,加上弓弩,朕自己拿什么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