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硬过沙漠,打井,用水泥修大池子,井水进池子,上面加上盖。

    现在沙陀族所在的一片位置,地下有暗渠和井,外面有明渠。

    从毛乌素沙漠到库布齐沙漠中间的位置,地形和土壤差不多,可以挖出来,长期储水。”

    王皇后想了想:“各一段路打一口井?周围种上树,派人专门看守,队伍往来就走那一条线?会不会走歪了找不到地方?”

    李隆基接话:“用水泥修柱子,埋在沙子里一截,看着柱子走。一会儿去找兄长,工盟修。”

    李隆基给李成器的工盟安排活儿了,根本不管是否要过年。

    过年一样干活,给五倍工钱。

    “三哥,当地人可雇佣,哪怕是帮忙推风车,多给当地人好处。”

    李易提一下招当地工人的事情。

    “不错,应如此。”李隆基反应过来。

    当地人熟悉情况,给他们好处,他们才能尽心帮忙。

    等水井打出来,一路铺过去,当地人会利用那条路,利用的时候自然维护。

    说不定井水多的地方,当地人会搬过去住,省了看地方的人手。

    “那样可以在井旁边修城。”王皇后又补充:“当地野兽多,尤其是狼。”

    ……

    “卖报了,卖报啦,工盟招工,从今天起,三倍工钱,去沙漠打井,过年不回来,给五倍工钱。”

    “卖报啦,啦啦啦,工盟打井工,每天四顿饭,顿顿有肉,晚上给一两酒。”

    第二天的早上,报童们开始吆喝。

    不到过年的时候三倍工钱,过年一般从小年开始算,一直到正月初十。

    朝廷的年假就是放十天,给干活的人多七天。

    年轻力壮的人上心了,比如黄河能通行的时候在码头干活的人。

    他们有一把子力气,知道怎么打井,推着转呗,技术不用他们管。

    干上三个月,黄河壶口瀑布彻底开了后,再回码头,至少多十个月的钱。

    兴庆宫政事堂,宋璟翻翻报纸,见到上面描述的穿沙漠修取水点的事情,摇摇头。

    “劳民伤财,已有黄河水道过壶口的办法,何必还走陆路?若走陆路,去黄河东岸,把岸边的路好好修修,岂不是比穿沙漠容易?”

    宋璟找到问题所在,也不上书,径直去找李隆基。

    李隆基批改奏章,主要是地方上想修什么水利了、安抚边民了、边关请求加强防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