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赞长孙昕。

    看人家,不但平时帮着百姓,给免费的面包和汤。

    关键时刻,拿出来一千缗,厉害了哦。

    太阳还未移动到正中的时候,市价五百缗的罐头跟面粉抵达李家庄子。

    长孙昕府上的管事吆喝着说东主捐了多少钱的东西,好叫其他人知晓。

    宋德赶紧安排人去找朝堂的人,李家庄子不直接接收东西。

    哪怕运来的东西可以放在李家庄子,交接方也要是朝廷的人。

    百姓是为国之将士捐钱,李家庄子要代表大唐收?

    朝堂上派人赶过来清点、交接,不运往别处,留在李家庄子。

    “没错,按照零售市价,值五百缗,还略高一些。”清点的人给出如是答案。

    他们也挺无语的,知道长孙昕家中有此买卖。

    交接单上,清点的人给写了个五百三十缗,零售就这个价位。

    长孙昕府上的人高兴地领了东西离开,宋德把情况汇报给李易。

    李易点点头,表示认可。

    想要生一个公主的王皇后眉头轻蹙:“长孙昕在作假,明明不值那么多钱的东西,他说有那些钱。”

    “若普通百姓买一个罐头来捐,总不能说百姓捐的是罐头成本钱。”李易对此看得开。

    他认为长孙昕没错,数据对,如果之后还是五百三十缗的东西,算长孙昕捐了一千零六十缗。

    李易说完,又补充:“至少长孙昕确实拿出来东西了,哪怕是五百缗的面和罐头,对于将士们也是个大的帮助。”

    “倒是有心了。”王皇后颔首,她自己琢磨下,确实应该按照零售价钱来算。

    按照成本,李家庄子的成本更低,小作坊比长孙昕的工坊成本高。

    朝廷收税的时候按照销售价格来收,又不是看成本。

    李易点头:“就怕其他的官员跟着学,相互指责,如在城南居住的官员。

    他们先前还租房子住,没有补贴,家人在旁边,他们有的品级不低。

    捐多了,影响生活,捐少了又叫人瞧不起,所以要限制一下。”

    李易知道官员并不是都富裕,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

    如卢怀慎,他当宰相的时候俸禄高,他却没什么钱,都给别人了。

    曾经租房子住,现在朝廷给分配房子的官员,他们担心什么时候朝廷把房子收走。

    自然想要攒钱,准备自己买房子、买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