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氧气够用,深度不到四十米。”

    李易选择在岸上呆着,他看周围的人,一大群人之前全在为他担心。

    他无法去追求自由,许多人因他而生活变得好过。

    此刻他的任何一个冒险,都是自私。

    只不过他觉得他那时有一点叫人悲哀式的宣传。

    为家庭、为社会默默奉献、每天都努力工作的人,不会被重点宣传。

    抛弃了家庭,去探险,去危险的地方还不把保障措施弄好的所谓的追求自我的人成了网红。

    然后就因为保障措施不够死了,不少人称赞他。

    这是自由?在李易看来,这是自我、自私,没有担当,对社会发展无益。

    称赞这种存在的人,就是吃饱了撑的,应该弄到战乱国家,或南非那里,称赞吧,饭都吃不上,饿死你。

    在这个国度能够吃饱饭,让你在网上给没有家庭和社会责任心的人点赞,那绝对不是因你点赞的人为你提供的现状。

    杂交水稻之父,他会去冰川冒险?

    啥?社会分工不同?那冒险的人分了什么工?不顾父母家庭责任的工?

    他好多年跟家人没联系,他就是牛逼了?

    比扫大街的为父母和孩子赚生活费的环卫工牛逼?

    若真的推崇这样的人,那么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彻底毁了。

    跟人家没谁比我更懂得啥啥啥的总统有啥区别?

    哦,有,人家是总统,而且忽悠得好几千万人要跟着再来一次南北战争。

    “唉!”李易想着,重重地叹口气,不愿意去想他那时的事情了。

    他看王维和孟浩然,这两个玩意儿,不对,这两个人在历史上就没有任何行政方面的东西。

    “二位,有何感想?”李易问两个过完年就去蓝田县当第二和第三县丞的人。

    王维和孟浩然相互看看。

    孟浩然深吸口气,说道:“水流春秋深,周岸远寻痕。耕牛蹄不在,鱼丰坠网沉。”

    田园风格的,直接摆出来,即兴。

    王维在孟浩然话音刚落的时候,出声:“四河汇一中,草绿云映呈。艳阳寒霜拢,水暖雾气蒸。”

    他也是即兴,诗中有画。

    若叫两个人作画,还是孟浩然画田园,王维画中带诗。

    李易点点头,没啥可说的,两个人就这风格。

    他很期待李白,换成李白在旁边,写一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