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通过工盟,把一代工具放着作标杆,二代工具比照一番,差不多便可以。

    工盟的工匠以标配一整套测量工具标准,傲气着呢。

    加上石墨的铅笔、天然滑石笔、黏土染色剂石蜡制造的混合型红蓝铅笔,相当于文房四宝齐备。

    还有更方便携带的玻璃水平尺,否则需要使用浮木法、垂绳吊线法。

    配合上吊锥、墨斗,家什就差不多了。

    王大木几口吃光面,手在衣服上使劲擦擦,小心地抚摸整套工具。

    他嘴里嘟囔:“这下好了,这下好了,家中的活儿不用花钱找人干,不会的学学,肯下功夫就行。”

    李易嘴角露出笑意,满满的回忆。

    爷爷及更远的辈分的人,都是自己干活,木工活儿、砖瓦活儿。

    捆栅栏、垒石墙、砌砖房、找人帮忙上大梁、北方盘火炕、上瓦、打家具……

    跟人工费用高的国家人一样,自己得会干活,雇不起人。

    现在看王大木的样子,估计打算把工具传家。

    “走时用苫布包上,派人驾车送,东西过多。”李易见王大木手足无措的样子,轻声说。

    “李东主,我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我,我回去就叫人一起写万民……”

    “不用写,想打老夫,直接来打,看老夫的身子骨能挨几下?”

    毕构愤怒了,你从哪听说万民书能打宰辅的?

    你不是种地嘛!你整天想着打我?

    谁传扬的?宰辅欺负李东主,李东主需要万民书反抗?

    “不,不是,我,你,李东主,还有一碗面条,八零粉的。”

    王大木吓一跳,赶紧转移话题。

    “哈哈哈~~~”李隆基大笑,其他人忍不住跟着笑出声。

    “嘿嘿嘿!”王大木低头揉着左腿膝盖。

    “李东主,我们边关要一百套。”报信的兵手端面碗提要求。

    “好!”李易问都不问,直接答应。

    军队中有工匠,工匠的工具想来不够好,送去的好工具不够分。

    毕构张张嘴,又忍住,他想问李易送一百套工具算不算税里抵扣,却害怕王大木听了又回去弄万民书。

    不知从何时起,明明用来夸赞官员的万民书,变身成帮李东主打宰相的工具。

    长此以往,宰相还能留下好名声?

    地方官回长安述职,还敢要万民书?要了是不是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