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定理,又是另一种趋利避害的公众性选择。

    李易觉得那个什么的定理,就是因为缺少了一种最重要的东西,文明传承。

    把人的行为理想化了,所谓的民主化了。

    并不符合自然规律,没有一个哺乳动物的群体是所谓的民主的,单独拿出来是形而上学。

    故此他也支持新的上位者,像更远的时候民众支持尧舜禹一般。

    而现在的大唐,又有人玩这点小手段,你就算是知道再多的公主的秘密又如何?你传扬出去,谁传播就杀谁。

    百姓会在乎吗?报纸上说一次,舆论就回来了。

    小兰不会读心术,不清楚李易的回忆。

    她挥舞下小拳头:“李郎你放心,我尽量不杀,我带他们玩儿!”

    “那是你的事情,关键时候你喊护士们,别叫我,我没闲心救人。”李易先把自己摘出去。

    他认为那些人都可以死,自然不想亲自出手医治。

    “我懂呢,我循序渐进地带他们玩儿。”小兰点点头。

    金城公主抱孩子出来,小宝宝又睡着了。

    大家一起去食堂,食堂今天的饭菜做得多。

    两万多人呢,不可能全在一个食堂里吃,分散到羽林飞骑、十六卫等人用的食堂。

    人家跟着回来的,难道连进李家庄子都不行?必须安置好。

    宝宝被放在正常的婴儿车里,继续呼呼睡,给予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旁边有宫女守着。

    第一次见到李家庄子食堂的人的反应都差不多,几十种菜肴自己端着托盘盛,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

    有选择性障碍的人,就没法吃饭了。

    旁边有小推车,结构与李易那时超市的差不多,只是更小,然后放东西的是个结实又稳固的平台。

    给年岁大的人准备的,庄子里的老头老太太、姚崇他们。

    结果他们都不用,一律自己端餐盘。

    倒是有孩子的妇人,带孩子来吃饭,把孩子放车里,推车打饭。

    另外是大孩子帮小孩子推汤,饭菜能端托盘,汤不好端,放在车上,大的孩子帮忙。

    “我以为奴奴宫里的饭菜是最多最好的。”

    尺带珠丹拿着托盘,看饭菜的种类,陷入选择性困难状态中。

    热菜几十种,凉菜更多,还有水果的大盒子,包括几十种蘸料。

    “圆圆,吃不完会扔掉?”金城公主考虑浪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