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构继续说,他愿意看李易干活时候的样子,有种美感,带着节奏。

    “胡辣汤里有,我设计一套钓具,价钱高,能收割一批。

    年底前火柴厂建好,有一大堆流程、工序,火柴我打算便宜卖。

    所有成本和税扣完,百分之零点五的利润,即千分之五。”

    李易见毕构闲着,聊天。

    “二百年收回成本?”毕构简单一算,得出结论。

    “成本折旧算完后的利润。”李易给煎饼翻面、打蛋。

    “三十税一?千分之三十三的税?你这可怜了,利润比税还少。”

    毕构略微自责,自己是不是太过欺负小易了,看小易做买卖不敢赚钱,要不那个鸡蛋就不加了?

    “是呀,所以火柴厂扩张,比如原材料提供的地方,再拿钱买,火柴厂拿不出来钱。”

    李易的头微微低下,看上去他好无奈、好委屈。

    “那……那你看上哪块地了?你说,只要你想要,就……一钱都不能少。”

    毕构说着说着突然反应过来,不对呀,小易会做赔本买卖?

    你的千分之五利润是咋算的?不是你说多少就是多少。

    “老毕,我再给你多加个蛋。”

    李易这次是真的无奈了,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不好忽悠哇!

    “甭给老夫来这套,说,是不是绕来绕去,税少交了,最后你能拿到百分之五十的利润?”

    毕构这会愈发坚定信念,小易在使坏。

    “老夫年岁这般大了你还骗,你可有尊老之心?”

    毕构表示我很生气,多加个蛋哄不好的那种。

    “夷商在海州还未过来,大家如果能够达成共识,百分之五百的利润,交百分之三十的税。”

    李易说着,又摊好两个煎饼果子。

    “老夫与广平、延硕去说,九龄不会出岔子。”

    毕构懂了,转一圈,原来让自己出力。

    实际上不是两个人,是一群人,大家都别以为自己是大国,各种好处让给海外的小地方。

    转变想法比强权压制难,估计将来要始终贯彻、落实对外政策。

    “老毕,我给你多刷酱啊!”李易表示感谢。

    “不要,太咸。老夫看重火柴厂解决好几万人的就业岗位。”毕构拒绝多抹酱。

    “几万?火柴厂是个产业链,包括各项技术,能造火柴就能造炸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