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安排人手,准备卖螃蟹,按照大小、公母来卖。
价钱不能太高,保持百分之二百的利润即可。
收购的时候百姓捕螃蟹,再雇佣人手给螃蟹绑稻草绳。
运回来卖的时候解开绳子称,死的不卖,自己留着吃,运输时间短,路上死了的能吃,卖给别人不行。
称完重量,再给捆回去。
至于说连稻草绳子一起卖,李家庄子丢不起那人,李家庄子的声誉比一点绳子占分量的钱更重要。
“一旬前已有螃蟹可食,派人去抓些,晌午吃蒸的,下午估计开始忙碌。”
李易提议,洛阳河流湖泊多,螃蟹并不少,能吃。
如长安一般,大家抓螃蟹,架不住螃蟹少,人多。
粮食少的时候酒少,醋同样少,姜蒜的价钱贵,不像葱那么好种。
寻常百姓人家,水煮,耗费柴火,想蒸找不到锅。
李易小时候家里办个稍微大点的席面,二三十人的,得去邻居家借盘子、碟子、碗、桌子、凳子等东西。
大唐的百姓不会比他小时候更富裕,直到他过来开始发力。
“都是些不好查的边角账。”毕构了解一些情况。
大的问题没有,大唐有好几拨人来回巡查,常平仓如果空掉三分之一,保证被查出来。
河南府的官员,都在零碎的地方捞好处。
他们知道情况,朝廷一拨人手、团儿里一拨人手、陛下一拨人手、李家庄子一拨人手。
必须小心谨慎,避开危险的地方。
但还是被查出来了,无非是之前准备过来,不在长安那里动手。
当然有一部分没问题的官员,他们的好日子到了。
“臣等失察、失职。”毕构代表团儿里的人承认,不涉及到认罪。
他们的巡查方式按照以前的传统来操作,不像李家庄子的队伍,不留死角。
李家庄子的庄户自己都不敢动手脚,想一想便知道李易的手段如何。
就大唐官员能玩的东西,李易根本瞧不上眼,没有技术难度。
“往后加强培训。”李隆基不追究团儿里人的责任。
“谢陛下。”一群团员低头。
“回去,外面潮气重。”李隆基看一看已知足,下雨呢,不舒服。
回去其实也没有在李家庄子舒服,等开完大朝会,就去山上住。
李易安排身上没有新鲜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