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收当地及周边百姓家中的家禽和猪。

    告诉养殖的百姓,以后需要大量的家禽与猪,当地的气候冬天……”

    李易吩咐旬信安排事情,钱他出。

    他不想做赔本买卖,借着由头,推广养殖业。

    他那时的湖南湖北生猪产量可高了,当地气候即便现在的时节,依旧有草。

    另外长江不冰封,洞庭湖和其他的湖也不封。

    用简单的架网、撑网、笼网,可以捞小鱼小虾,顺便喂猪。

    生的鱼猪很爱吃,有机会下水,猪会捉鱼,大口吃。

    凭借现在的捕捞技术想把长江和洞庭湖的鱼虾给捞没,纯粹是做梦。

    他告诉旬信,李家庄子开展合作式养殖,三年为限。

    三年后百姓愿意出售给谁就出售给谁,三年内必须按照李家庄子的定价给李家庄子。

    如此一来,庄子从中赚取部分差价,同时控制当地的生猪、家禽肉价,稳定住。

    三年时间,百姓习惯后,李家庄子放开,进入市场经济模式。

    李家庄子在当地各州府自己的养殖场也建设完毕,依旧能够控制物价。

    李易不追求我这钱投入进去,立即产生利润,带领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正确。

    他想单纯地赚钱,有无数办法把百姓的钱弄到手。

    比如最简单的放贷,货币超发后放贷,年利息维持在百分之十五,其他的放贷人就被他给挤出去。

    他要是发出去一亿缗的贷款,一年一千五百万缗的利息收入,大唐财政收入才多少?

    这属于不顾民生,自己为赚钱而赚钱的行为。

    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好处,他赚钱目的是啥?享受物质生活?获得更高的话语权?

    两点他已经拥有了,别人有钱,百姓看到后羡慕嫉妒畏惧。

    李易突然又赚到很多钱,百姓则高兴,李东主一下子赚好几百万缗,给李东主上两柱香,祝贺!加油!

    旬信明白,听完整套吩咐,扔下筷子忙碌起来。

    饭什么时候都能吃,事情必须立即做。

    “二管事饭刚吃两口又去工作啦!”小机器人对李易说。

    “他享受着现在的地位和权力,就应该付出同样的义务和责任。若突然遇到大事情,我的饭也不吃。”

    李易不心疼旬信,庄子里的二管事能够与李隆基当面交流,饭晚一点吃又饿不死。

    “我可不能饿没电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