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菜刀、针,男人喜欢斧头与锯子,能砍、能砸、能锯。

    女人是生活细节,男人则是考虑砍树,拿斧头和锯子,  比以前强几十倍。

    目前他们拿到工具,  还未想过钝了后如何处理。

    磨剪子、戗菜刀,锯子呢,它的处理方式叫伐,很多李易时候的年轻人都不知道了,就跟陶瓷器皿的锔一般。

    剪刀、菜刀、锯子的处理,一般都是走街串项的,不是大厂员工。

    人家手法好的直接做,能做的人还不能处理?

    做这个的人不知道怎么弄?那他怎么弄出来的啊?

    很多时候吧,百姓其实挺聪明的。

    剪刀钝了怎么磨?刃口角度才是最大的问题。

    李易小时候总看母亲用剪刀剪锡纸,这就是磨,后来还是钝,爷爷把剪刀拿过去,打开,单独磨。

    之后用铆钉给重新钉上,这样剪刀就好用了。

    那么针呢,不想发现扎进去的时候费劲,就会把针在头发上来回磨。

    锯子就没办法了,需要用手锉来一个個刃伐,锯子的刃是一左一右的,保持角度,还要伐出来刃口很难。

    现在李易给了工具,顺便会安排人学习如何磨剪子……

    这不就是增加了就业岗位嘛!比修金字塔强多了,修一大堆的塔有啥用?

    观测天象,有一部分即可。

    就是不同的金字塔相互之间距离远一点,看星空变幻就不同,有差距,计算这个。

    像天文望远镜一般,不是某一个‘镜子’就能观测遥远的星空,是一个组群。

    金字塔组群太密集了,总看星星没用,解决温饱才重要。

    拿到工具的人,被安排着干活,之前环剥完树皮等着慢慢死的大树就不等了,带锯子和斧头过去放倒拽回来。

    镐头与铁锹由于数量少,目前无法给到每一户人家,暂时五户用一套,等过些日子有新的再补。

    大家热火朝天地干着,民众工具趁手、吃得好,工作效率提高了几十倍。

    大大小小的孩子在指导下割草晒干编草鞋,李易买下发给大家,用大唐纸币买。

    纸币能够买东西,玉米饴糖、熟的干贝、大米、小麦粉、玉米油,只要钱够多,铁锅也能买。

    想买大粒盐和精盐亦可,商品种类多。

    “真乃一派繁华之景啊!可惜用钱砸出来的。”

    毕构看大屏幕空中拍摄的直播画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