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承弼与淮安侯曾有几面之缘,那时两家刚刚定亲,他作为准女婿,自然要拜见岳丈。

    只是如今再见,一人高高在上,一人已是阶下囚。

    跟深得先皇帝信任的滁河公相比,淮安侯称不上有什么才能,他只是心狠手辣,而且有个极为聪明的女儿,得了皇帝欢心,这才跟着平步青云,连带着淮安侯府都成了京城首屈一指的贵族之家。因为先皇帝的支持与信任,他才能有今天,可是徐承弼却觉得,淮安侯好像一点都不感激先皇帝啊。

    他也不听淮安侯废话,只将谋反的证据与龙袍丢到他面前,无情地说:“这是从淮安侯府里搜出来的东西,你有何话说?”

    淮安侯哪还有不明白的?他们父女当初怎么对徐家的,徐承弼就怎么对他们!

    徐家树大招风,哪怕只剩下徐承弼这么一个能够上阵杀敌的男儿,皇帝也十分忌惮。徐承弼幼时与皇帝相处颇多,知道此人心胸狭隘,因此再三告诫母亲与诸位嫂嫂,一定要谨言慎行,免得惹祸上身。徐老夫人与徐家几位少夫人都是聪慧之人,寻常更是不怎么出门,你说从徐家搜出了谋反的证据与龙袍,可笑不可笑?

    徐承弼远在千里之外,徐家只有几个还没长大的稚童,请问这龙袍是要给谁穿?

    可皇帝不介意这些漏洞,他只是想要个理由除掉徐家罢了。

    而在徐老夫人严防死守的时候,又有谁能不被怀疑地将这些东西带进去呢?

    自然是当时还是徐承弼未婚妻的常诗画了。

    她生得貌美,性情又温婉大方,与谁都能说到一起去,徐老夫人对她十分喜爱,几位嫂嫂也多有照顾,怕徐承弼常年不归家,人家姑娘等得久,便常常请常诗画过府说话,每回常诗画离开,徐老夫人都会给她带上许多好东西,甚至徐承弼的院子都许她进去逛的,毕竟日后她便是这里的女主人。

    谁能想到,正是这位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又与徐家人相处融洽,连徐承弼的侄儿侄女们都分外喜欢的未来小叔母,将徐家送入深渊?

    即便是现在,徐承弼想起常诗画时,印象最深的也是她秀丽的谈吐与宜室宜家的气质。

    母亲常常给他写信,信中多有说常姑娘的好,耳提面命,叫他决不可辜负人家姑娘。徐承弼心中万分感谢,也暗暗发誓会如兄长们对嫂嫂们一般,矢志不渝。

    若他得知当初答应母亲要求自己成婚并由母亲做主为自己挑选的未婚妻是这样的人,徐承弼无论如何也不会应下这门婚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