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这个泉州知府这个职位,杨沅是挺眼馋的。

    主政一方,整个泉州一言而决,不比在都察院做个五把手强?

    而且,主政地方的履历,是继续升迁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考量条件。

    可主政地方要的是什么?

    当然是政绩!

    然而,泉州作为大宋的重要出海口,这个政绩太好拿了。

    他去了泉州,就算什么都不做,只管倚红偎翠,逍遥三载,官员考功的三档九品考评,他也能年年拿第一档的考功。

    三年任期,年年一等,任满必然升迁。

    那他俨然就成了一个小“汤思退”,甚至从年龄上来说,他比汤思退更加耀眼,说不定刚过而立之年,就能成为当朝执政。

    只是,眼热了半晌,他还是狠狠心,放下了这个诱惑。

    如果只从个人前程的角度考虑,他顺水推舟去泉州赴任,便是最好的选择。

    但他考虑的从来都不只是个人的前程。

    这个篓,他已经快编好了,该收口了。

    那些臭鱼烂虾,也该往里边装一装了。

    这个时候,他怎么舍得走?

    汤思退领众参政去见了沈该,向监国请求“便殿议政”的是这位首相。

    也就是说,沈该显然也同意了汤思退等人的解决办法。

    杨沅在得到晋王赵璩传来的消息之后,马上便让人去了一趟皇城司,面见皇城司副提举韩荐松。

    韩荐松接到消息,便假模假样地又提审了龚瑾泉(答不也)和黄极(益都)。

    这些曾经开设假“会子务”,又在渡子桥头行刺过杨沅的金国奸细这些日子受刑不过,已经交代了很多东西。

    实际上,能交代的他们都已交代了,包括还有一位“第五浮屠”成为漏网之鱼的消息。

    但是皇城司却一直按兵不动,没有更进一步的动作。

    被拘押在牢里的龚瑾泉(答不也)都有些疑惑了。

    他不明白宋国的皇城司究竟想干什么,他明明已经交代了所有,除了一个秘密。

    那个秘密就是:有些交代,是“第一浮屠”汤道生曾授意他的,一旦被俘必须交代的机密。

    而如果没有被俘,也要想办法让宋国知道。

    在那个备用计划中,黄极(益都)将成为牺牲品。

    但现在他被俘了,那么以身入局者就成了他。

    然而在他交代之后,宋国这边明明已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