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代的商人,无不惊喜连连。

    纺车的图纸出现那一刻,他们就让人记录下来了。

    有了图纸在手,想要制造出纺车轻而易举。

    尤其是那个以水为动力驱动的水转大纺车,看得他们异常欣喜。

    水流冲击带动纺车的运行,大纺车上锭子数多达几十枚,光是想一想那种场景就振奋人心。

    这样的水力纺车制造出来,一定会受到很多人的疯抢,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

    要不是等会还有重头戏,珍妮纺纱机还没有亮相,他们恨不得现在就开始着手制造纺车。

    【可惜,纺织技术的第二次飞跃却没有出现在东方,而是发端于英国。

    它以动力机器为特点,引发了近代工业革命。

    中世纪时,英国兴起了毛纺织业,英国毛呢制品深受各国欢迎,垄断欧洲市场。

    在利润驱动下,商人大量投资到毛纺织业。

    英国社会结构逐渐分化,出现著名的圈地运动。

    很多失地农民变成了牧羊人,剪毛工、纺工,提供廉价劳动力,为后来工业革命打下基础。

    奥斯曼帝国阻隔海上贸易后,欧洲只好找新通道。

    经过一番历险,英国航船到达了鼎盛时期的印度莫卧儿帝国。

    这时印度棉花大放异彩,占全球纺织品贸易的四分之一,远销到美洲和日本。

    年税收达到一亿两白银,是同时期明朝的十几倍,控制着全球四分之一的经济体量,被称为印度最后的黄金时代。

    精美的印度棉制品横扫世界市场,英国陷入印度纺制品的汪洋大海中,经济遭到致命的冲击。

    英国禁止在本国销售印度棉布,征收高额关税,同时鼓励本国商人投资棉织业,激烈的竞争由此开始。

    欧洲不产棉花,劳动力也不够,英国只好在生产效率上下工夫。

    政府制定各种政策鼓励发明,棉纺织业发明最多。

    之后的一百年,英国棉纺织业不断发生技术革新,实现棉织业的工业化。

    1785到1850年,英国棉制品产量提高了350倍。

    英国在与印度的竞争中逐渐胜利,垄断了整个棉制品的世界市场。

    棉纺业的革新带动了工业革命,百年的经营后,打通任督二脉的英国最终把印度变成殖民地,成为英女王王冠上的明珠。】

    朱元璋:好家伙,印度的年税收达到一亿两白银,是同时期明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