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给六岁小儿,并让两宫太后和顾命八大臣形成三角制衡关系,共同辅佐小皇帝,这么做只能加速清王朝的灭亡。
他身为大汉的皇帝,最是清楚权力的诱惑力有多大。
他不用猜也知道,两宫太后和顾命八大臣肯定会为了权力斗得你死我活的。
原本大清江山就已经岌岌可危,现在朝堂陷入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大清王朝的灭亡指日可待了。
“咸丰死后,肃顺深知,拟旨要想通过,必须先批红,再盖上御赏和同道堂两方大印才能生效。”
“两宫太后只要有一人不同意盖章,自己的决议就没办法生效。”
“而如果两宫太后有旨意,只要自己盖上印章就可以下发执行了,不需要经过顾命八大臣的同意。”
“也就是说,论实权,两宫太后比顾命八大臣要高。”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肃顺便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在给两宫太后拟定封号时,故意贬低慈禧,没有将慈禧与慈安一道尊奉为皇太后。”
“这还不算,他还剥夺了慈禧去咸丰灵前祭酒的资格。”
“肃顺此举意在挑起两宫太后的矛盾,只要她们有了矛盾,自己就有机会趁机扩张权利。”
“修理完慈禧后,肃顺随即又联合其他七个大臣,向慈安提出了一个十分过分的要求。”
“这个要求的意思就是说,我们顾命八大臣拟好的谕旨,您只管盖章就行,不需要改也不能改。”
“另外,朝臣和地方上的奏章您也不用看,全部交给我们八个人处理就行了。”
“在肃顺看来,慈安是个没什么主见的女人,吓唬吓唬她肯定能有收获。”
“不过,肃顺明显低估了慈禧和慈安的智商。”
“被修理一通后,慈禧的头脑相当冷静,她并没有把封号被贬低归咎于慈安,相反她很清楚自己当下必须要与慈安结盟。”
“而一向好脾气的慈安此时也明显感受到了顾命八大臣的意图,这是赤裸裸的在挑衅自己。”
“如果她同意了,失去了对决策过程的话语权,就算日后回到京城,自己也只能听命于人,一切都玩完了。”
“慈禧被八大臣排挤了,慈安也被八大臣威胁了,两个人对肃顺等人产生了怨念。”
“由此,原本被咸丰安排用来牵制慈禧的慈安,就这样与慈禧站在了一条战线上,决定共同对付顾命八大臣。”
李世民:两宫皇太
他身为大汉的皇帝,最是清楚权力的诱惑力有多大。
他不用猜也知道,两宫太后和顾命八大臣肯定会为了权力斗得你死我活的。
原本大清江山就已经岌岌可危,现在朝堂陷入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大清王朝的灭亡指日可待了。
“咸丰死后,肃顺深知,拟旨要想通过,必须先批红,再盖上御赏和同道堂两方大印才能生效。”
“两宫太后只要有一人不同意盖章,自己的决议就没办法生效。”
“而如果两宫太后有旨意,只要自己盖上印章就可以下发执行了,不需要经过顾命八大臣的同意。”
“也就是说,论实权,两宫太后比顾命八大臣要高。”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肃顺便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在给两宫太后拟定封号时,故意贬低慈禧,没有将慈禧与慈安一道尊奉为皇太后。”
“这还不算,他还剥夺了慈禧去咸丰灵前祭酒的资格。”
“肃顺此举意在挑起两宫太后的矛盾,只要她们有了矛盾,自己就有机会趁机扩张权利。”
“修理完慈禧后,肃顺随即又联合其他七个大臣,向慈安提出了一个十分过分的要求。”
“这个要求的意思就是说,我们顾命八大臣拟好的谕旨,您只管盖章就行,不需要改也不能改。”
“另外,朝臣和地方上的奏章您也不用看,全部交给我们八个人处理就行了。”
“在肃顺看来,慈安是个没什么主见的女人,吓唬吓唬她肯定能有收获。”
“不过,肃顺明显低估了慈禧和慈安的智商。”
“被修理一通后,慈禧的头脑相当冷静,她并没有把封号被贬低归咎于慈安,相反她很清楚自己当下必须要与慈安结盟。”
“而一向好脾气的慈安此时也明显感受到了顾命八大臣的意图,这是赤裸裸的在挑衅自己。”
“如果她同意了,失去了对决策过程的话语权,就算日后回到京城,自己也只能听命于人,一切都玩完了。”
“慈禧被八大臣排挤了,慈安也被八大臣威胁了,两个人对肃顺等人产生了怨念。”
“由此,原本被咸丰安排用来牵制慈禧的慈安,就这样与慈禧站在了一条战线上,决定共同对付顾命八大臣。”
李世民:两宫皇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