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刚刚提到辛酉政变,既然要发动政变,军队的作用就更为重要了。
不用想也知道,代表军队利益的大臣肯定有参与到辛酉政变中。
“看完八大臣的履历,估计有一些人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问题一,咸丰任命的八大臣虽然有宗室,但没有近支宗室。”
“载垣是十三阿哥胤祥的五世孙,与道光系宗室的共祖是康熙,关系非常疏远。”
“端华和肃顺是舒尔哈齐的后代,他们连太祖系都不是。”
“咸丰疏远近支宗室,堪称是迷之操作。”
“因为清朝是恩封爵位递降制度,越是靠近现任皇帝血脉的,掌握的爵位就越多,在宗室中的话语权就越大。”
“咸丰忌惮恭亲王奕,不希望他掌握实权,这可以理解。”
“但是咸丰把道光五弟惠亲王、咸丰五弟敦亲王、咸丰七弟醇郡王也一并排挤在外,这导致最后几乎所有的道光系宗室都倒向了两宫太后。”
“问题二,八大臣中没有内阁大学士。”
“清朝的内阁大学士因为有军机处的存在,沦为了没有实权的荣誉头衔。”
“这但是尽管权力被削弱了,清朝的三殿三阁大学士头街也依旧只有元老级朝臣才能获得。”
“而咸丰挑的八个人,只有肃顺是协办大学士。”
“协办大学士为从一品,官阶比之内阁大学士要低半级。”
“咸丰让一个从一品的协办大学士主持朝政,京城里的那些元老能服气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既然不服气,那很自然朝中的元老也不会支持八大臣。”
“问题三,作为满洲贵族和外戚代表的景寿并不是可靠之人。”
“景寿虽然是咸丰的姐夫,但他同时也是恭亲王的姐夫,并且还是亲姐夫。”
“景寿和恭亲王的关系如此之紧密,他在关键时刻不跳反就是见了鬼了。”
“问题四,代表朝臣利益的三个军机大臣资历不足。”
“匡源和杜翰虽然深受咸丰的信任,但他们的工作更像是领导的秘书,资历不足以让同僚心服口服。”
“焦佑瀛的资历就更差了,出任军机大臣之前,他只是太仆寺卿,这样的资历远不能服众。”
“想象一下,老领导退休前安排三个秘书主持工作,这让单位的老员工怎么看,能服气吗?”
“问题五,八个顾命大臣全部是文官。”
不用想也知道,代表军队利益的大臣肯定有参与到辛酉政变中。
“看完八大臣的履历,估计有一些人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问题一,咸丰任命的八大臣虽然有宗室,但没有近支宗室。”
“载垣是十三阿哥胤祥的五世孙,与道光系宗室的共祖是康熙,关系非常疏远。”
“端华和肃顺是舒尔哈齐的后代,他们连太祖系都不是。”
“咸丰疏远近支宗室,堪称是迷之操作。”
“因为清朝是恩封爵位递降制度,越是靠近现任皇帝血脉的,掌握的爵位就越多,在宗室中的话语权就越大。”
“咸丰忌惮恭亲王奕,不希望他掌握实权,这可以理解。”
“但是咸丰把道光五弟惠亲王、咸丰五弟敦亲王、咸丰七弟醇郡王也一并排挤在外,这导致最后几乎所有的道光系宗室都倒向了两宫太后。”
“问题二,八大臣中没有内阁大学士。”
“清朝的内阁大学士因为有军机处的存在,沦为了没有实权的荣誉头衔。”
“这但是尽管权力被削弱了,清朝的三殿三阁大学士头街也依旧只有元老级朝臣才能获得。”
“而咸丰挑的八个人,只有肃顺是协办大学士。”
“协办大学士为从一品,官阶比之内阁大学士要低半级。”
“咸丰让一个从一品的协办大学士主持朝政,京城里的那些元老能服气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既然不服气,那很自然朝中的元老也不会支持八大臣。”
“问题三,作为满洲贵族和外戚代表的景寿并不是可靠之人。”
“景寿虽然是咸丰的姐夫,但他同时也是恭亲王的姐夫,并且还是亲姐夫。”
“景寿和恭亲王的关系如此之紧密,他在关键时刻不跳反就是见了鬼了。”
“问题四,代表朝臣利益的三个军机大臣资历不足。”
“匡源和杜翰虽然深受咸丰的信任,但他们的工作更像是领导的秘书,资历不足以让同僚心服口服。”
“焦佑瀛的资历就更差了,出任军机大臣之前,他只是太仆寺卿,这样的资历远不能服众。”
“想象一下,老领导退休前安排三个秘书主持工作,这让单位的老员工怎么看,能服气吗?”
“问题五,八个顾命大臣全部是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