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导致朝廷的诏书无法通过北京的电报局下发,只能先用六百里加急送到河北保定,再经由保定电报局转发给各地。”
“路上耽误再加上办事效率低下,等到诏书下发到地方督抚手上时,已经是几天后了。”
“而让督抚们感到非常无语的是,就在收到宣战诏的同时,他们又收到了另一封意思截然相反的电报。”
“头脑发热的劲头过去后,慈禧又冷静了下来。”
“毕竟她不能像端郡王载漪那样为了图私利泄私愤,也不能像义和团那般狂热而不计后果。”
“于是慈禧便给督抚追加旨意,让他们保护使馆,伺机行事,保守疆土。”
李世民:朝令夕改是兵家大忌,身为晚晴的统治者,实在是愚蠢至极。
他不禁微微摇头,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清国的末日。
看得出来,大清国的局势之所以一步一步恶化,以至于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全都是慈禧这个妖后一手导致的。
要是没有慈禧祸国殃民,说不定大清国不会落到这般田地,老百姓也不会遭受耻辱。
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仿佛已经看到大清国在慈禧手上走向灭亡。
原本大清的实力就弱小,远不是八国联军的对手。
现在又在双方交战的时候朝令夕改,发布大相径庭的诏令,只能让大清败得更快。
不知道为什么,他心中隐隐有一种感觉,大清国很可能会亡于这场战争。
毕竟要是对付义和团的话,还不至于八国联军一起出动。
以他对西方列强贪婪成性的了解,八国联军发动的这次战争很可能不仅仅只是为了消灭义和团,主要的目的很有可能是为了瓜分大清国。
“看到大相径庭的两封电报,督抚们陷入混乱。”
“一会说要打,一会说要自保,一会说要灭了洋人,一会又要求保护使馆。”
“在这种情况下,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奎、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堂、安徽巡抚王之春和广东巡抚德寿不约而同的做出了同一种选择。”
“既然朝廷让我们保护使馆,伺机行事,保守疆土,那我们就以这道圣旨为准。”
“至于宣战诏,那是乱诏。”
“正所谓凡是朝廷的旨意都是正确的,凡是朝廷旨意前后矛盾的,以有利于我等的为准。”
“我们没有否定朝廷的诏书,我们
“路上耽误再加上办事效率低下,等到诏书下发到地方督抚手上时,已经是几天后了。”
“而让督抚们感到非常无语的是,就在收到宣战诏的同时,他们又收到了另一封意思截然相反的电报。”
“头脑发热的劲头过去后,慈禧又冷静了下来。”
“毕竟她不能像端郡王载漪那样为了图私利泄私愤,也不能像义和团那般狂热而不计后果。”
“于是慈禧便给督抚追加旨意,让他们保护使馆,伺机行事,保守疆土。”
李世民:朝令夕改是兵家大忌,身为晚晴的统治者,实在是愚蠢至极。
他不禁微微摇头,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清国的末日。
看得出来,大清国的局势之所以一步一步恶化,以至于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全都是慈禧这个妖后一手导致的。
要是没有慈禧祸国殃民,说不定大清国不会落到这般田地,老百姓也不会遭受耻辱。
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仿佛已经看到大清国在慈禧手上走向灭亡。
原本大清的实力就弱小,远不是八国联军的对手。
现在又在双方交战的时候朝令夕改,发布大相径庭的诏令,只能让大清败得更快。
不知道为什么,他心中隐隐有一种感觉,大清国很可能会亡于这场战争。
毕竟要是对付义和团的话,还不至于八国联军一起出动。
以他对西方列强贪婪成性的了解,八国联军发动的这次战争很可能不仅仅只是为了消灭义和团,主要的目的很有可能是为了瓜分大清国。
“看到大相径庭的两封电报,督抚们陷入混乱。”
“一会说要打,一会说要自保,一会说要灭了洋人,一会又要求保护使馆。”
“在这种情况下,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奎、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堂、安徽巡抚王之春和广东巡抚德寿不约而同的做出了同一种选择。”
“既然朝廷让我们保护使馆,伺机行事,保守疆土,那我们就以这道圣旨为准。”
“至于宣战诏,那是乱诏。”
“正所谓凡是朝廷的旨意都是正确的,凡是朝廷旨意前后矛盾的,以有利于我等的为准。”
“我们没有否定朝廷的诏书,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