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败敌军,围攻武阳。”

    “公孙述派其子婿史兴率领五千人救援。吴汉攻击史兴,全歼其众,又攻下广都。”

    “刘秀训戒吴汉敌军兵多,不可轻敌,待其疲惫无力,再发起攻击。”

    “吴汉则不听诏令,率步骑二万余人逼近成都,离城十余里。”

    “留副将刘尚率万余人屯守江南,相距二十余里,在江岸修筑浮桥作为联络。”

    “刘秀得知以后大惊,并下诏责备吴汉。”

    “诏书未至,公孙述果使其将谢丰、袁吉率众十多万,分为二十多营,同时出击吴汉。”

    “又派别将率万余人袭刘尚,使两处不能相援。”

    “吴汉与蜀军激战一日,兵败退入营中,被谢丰等围困。”

    “吴汉召集激励诸将,让士卒和马匹饱食一顿,关闭营门三日不出,并多竖旗帜、生烟火以示正常。乘夜悄悄引兵与刘尚会合。”

    “次日吴汉率全军迎战,大破蜀军,斩谢丰、袁吉,并获首级五千多颗。”

    “而后引军回广都,并留刘尚防守公孙述,并上书报告光武帝,并深自责过失。”

    “从此以后吴汉与公孙述在广都、成都之间交战,八战八胜,最后进军围攻外城。”

    “公孙述亲自率军数万人出城迎战,吴汉令护军高午、唐邯率精兵突入敌阵,刺中公孙述,公孙述伤重身亡。”

    “次日晨,公孙述大将延岑开城出降,然而吴汉仍然族灭了公孙氏、延岑一族。”

    “然后放兵大肆抢劫,屠掠成都,还烧毁了公孙述的宫殿。”

    “光武帝听说后很生气,责备了吴汉。”

    “建武十三年正月,吴汉领兵顺江而下,路过宛城时,光武帝刘秀诏令吴汉回家祭祖。”

    “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吴汉再率扬武将军马成、捕虏将军马武北击匈奴。”

    “把雁门、代郡、上谷官吏人民六万余口,迁徙安置到居庸关、常山关以东。”

    “建武十八年,蜀郡守史歆在成都造反,自称大司马,围攻太守张穆。”

    “张穆逃出城墙,奔向广都。”

    “史歆遂檄令郡县,得到宕渠杨伟、朐月忍徐容等人的响应,各率数千兵马。”

    “刘秀知史歆曾为岑彭护军,精通兵法,遂派吴汉领刘尚、臧宫等万余人讨之。”

    “吴汉至武都,发广汉、巴、蜀三郡兵围成都,百余日后攻破城池,斩史歆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